旅遊, 旅遊:馬來西亞

檳城美食・街頭小食推薦(下)

承上一篇,今次還是會繼續介紹一些檳城的小吃的。這次我們在市中心的G Hotel Kelawai住了兩個晚上,從這家酒店步行大約十分鐘,有一家美食中心叫美園餐室,裡面有不少小食檔,而且都非常旺場,很多當地人都會這裡開餐的,看到這個場面已知道絕對是信心保證。

甫踏進門口先被一家賣沙嗲的吸引著,是用炭火直燒的緣故,所以周圍都是炭香,很難不被吸引。

我們選了雞和牛,肉夠優質,燒得真的很香,沙嗲汁亦很對味。同一檔賣沙嗲的,也有賣峇拉煎炸雞及炸雞皮,雞皮香又脆,炸雞滲出少許蝦膏的香味,肉嫩多汁,超級喜歡!

另一檔也很吸引的是蠔煎,檔主堅持逐份煎炒。

蠔仔漲卜卜,飽滿鮮甜,口感介乎在台式及潮式之間,我覺得這種口感及味道比台灣及潮州的煎蠔餅更美味!

最後一間,賣一種叫鮮魚的小吃。據知檳城人叫「鮮魚」(Pasembur) 的小食,原本是印度人的其中一種沙律。以前的華裔小販將印度人的Pasembur改成馬來版,因為他們有加了新鮮的魷魚在裡面,所以就把它叫作「鮮魚」,但裡面其實一點魚的成份都沒有。

「鮮魚」的醬汁用玉蜀黍粉、蝦膏、甜辣醬等調成,跟青瓜絲及沙葛絲等同吃,味道清爽惹味,是頗特別的。

還有一家是賣芋頭糕,跟廣東式很不同,粉多芋頭少,沒有臘味,吃到的是一團有芋頭香的粉,我還是比較喜歡廣東式的芋頭糕。

Google地標:https://goo.gl/maps/cSg3vtPVdiMeEkbT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