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都市日報<味遊嘗樂>, 飲食地區:中環, 飲食推介:下午茶, 飲食推介:早午餐

【香港美食推介】都市日報專欄:時尚聖誕下午茶@MO Bar,置地文華東方酒店

(原文連結: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298132) 香港有兩家文華東方酒店,人稱「舊文華東方」位於中環大會堂對面,歷史悠久;另一家則為置地文華東方酒店,跟置地廣場毗鄰,酒店入口低調卻充滿時尚感,客房數量也只有113間,適逢置地文華東方酒店開業十周年,找來著名設計師Joyce Wang為所有客房及套房作重新設計,房間裝修富現代色彩及新鮮感,她於設計時結合家具及燈光來突顯房間每個獨特性,充分彰顯那份時尚氣派。 這份時尚氣派更伸延至餐飲方面,12月酒店的MO Bar和英國殿堂品牌Burberry聯乘,推出傳統英式下午茶,三層下午茶的食材均從英國進口,三文治的餡料包括不可缺少的煙三文魚、充滿聖誕色彩的烤火雞及香辣刺激的辣根烤牛肉。甜點方面有的是極富英國特色的紅蘿蔔蛋糕、入口即化的藍莓夾心巴騰堡蛋糕,還有我最喜歡的英式糕點 - 草莓夾心維多利亞海綿蛋糕,蛋糕無比鬆軟富蛋香,夾心塗上香滑的德文郡奶油。吃英式下午茶除了鹹甜小點外,茗茶也很重要,這裏供應的同是英國高級茗茶JING品牌,這家的茶是特別醇香馥郁。是次下午茶只於12月份供應,每位收費港幣338元。 除了充滿時尚感的下午茶,亦不少得港人至愛的周末早午餐,同樣在MO Bar逢周末供應,還有DJ現場打碟,氣氛不錯。每位收費港幣588元的周末早午餐,頭盤亮點是有侍者於食客面前侍奉生牛肉他他,還有龍蝦濃湯配開心果香草奶油及蟹餅配青檸醬;主食亦有三款選擇,炸羊架、美國安格斯肉眼扒及香檸磚頭雞,重點是以這個價錢在五星級酒店吃周末餐,更是香檳、紅白酒及汽水任飲。12月這個節日濃厚的月份,相信這裏會是最佳選擇。 MO Bar 地址:中環皇后大道中15號置地文華東方酒店 電話:2132 0077

專欄:都市日報<味遊嘗樂>, 飲食地區:中環

【香港美食推介】都市日報專欄:人情味

(原文連結: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295761) 常言道美食要色香味俱全,假如美食當中讓人能夠吃出人情味,我覺得這會是世上最美味的料理。在我而言,教我覺得最美味的美食,定必是外婆及媽媽烹調的料理,她們在烹調的用心,絕對是用錢買不到。上周來到位於中環太子大廈25樓的SEVVA,為的是出席曾經在港工作14年的Chef Josef Budde客席SEVVA的晚宴。說到Chef Budde,他的來頭絕對不少,曾於香港君悅酒店任職行政總廚14年,就連1997年香港回歸晚宴也是由他主理。及後他調職到東京君悅酒店,更為酒店內的鐵板餐廳在開業不足一年內,摘下米芝蓮一星的榮譽。 這晚品嘗的八道菜晚餐由Chef Budde及SEVVA的創辦人郭志怡小姐共同創作,先說整頓飯的餐酒配搭得宜,將美食提升至另一層次;餐具亦跟平時在SEVVA吃飯有點不同,菜式跟碟子的顏色相當匹配,細問之下原來這全都是郭小姐的珍藏,連水晶酒杯在碰杯發出的聲音也來得分外清脆悅耳。是夜的八道菜吃出Chef Budde那不花巧造作的功架,跟他本尊一樣親切可人。多道菜式中的美式燉龍蝦湯,侍者將湯端到桌上,濃郁的蝦湯香氣先攻陷我的嗅覺,味道甜美鮮香;主食的炆和牛小排配羊肚菌、馬德拉酒醬汁及秋季時令蔬菜,牛小排只需用刀輕輕一碰,軟嫩的肉質即化成一絲一絲,肉味跟醬汁混為一體,這個味道真有回憶,是最原始的炆牛肉味道,這是我目前吃過最好吃的炆牛肉。看着Chef Budde跟大家聊天的眼神,我是打從心底裏感覺到他這次回來當客席廚師的高興及感激郭小姐這次的邀請,在他的美食當中,我吃出一份人情味,最令人難以忘懷。是次推廣由即日至11月21日,想吃要快去訂位啦! SEVVA 地址:中環太子大廈25樓 電話:2537 1388

專欄:都市日報<味遊嘗樂>, 飲食地區:中環

【香港美食推介】都市日報專欄:新派精緻英國菜 @ Aberdeen Street Social

(原文連結:http://www.metrohk.com.hk/?cmd=detail&id=289420) 曾經有人說過:「英國沒有美食,只有炸魚薯條三文治,悶死人!」早在十多年前在英國生活,的確覺無啖好食,但時移世易,現在英國的美食多到不得了,廚師也愈來愈有水準,做出來的料理有自己風格之餘,也大膽創新。像名廚Gordon Ramsay、Tom Aikens及Jason Atherton更衝出英國,來港開店將英國美食帶到香港。當中以Jason Atherton在港開設的餐廳數目最多,包括以Tapas為主打的22 Ships及Ham & Sherry,還有在PMQ的Aberdeen Street Social。 三家餐廳當中,我最喜歡Aberdeen Street Social,餐廳環境寬敞,中午時份前來靠窗而坐,令人十分輕鬆自在。這天跟朋友前來,點選了好幾道菜,吃罷真的十分滿意。常說英國是我第二個家,吃英國廚師做的菜特別有親切感。菜品中以煙熏鵪鶉意大利飯及水煮龍蝦意大利麵都令人印象深刻;煙熏鵪鶉賣相創新,侍者把盛着配菜的盆子端上,接着拿來茶壺及茶杯,再拿來滲出煙熏香氣的盒子。原來茶壺裏盛着清甜不膩的鵪鶉清湯,盒子裏放着的兩件鵪鶉是直接在內煙熏,侍者把鵪鶉端在盆子上,配料裏的薏仁盡吸醬汁,皮脆肉香、充滿肉汁的鵪鶉令人難忘。而主食中的水煮龍蝦意大利麵,龍蝦肉爽鮮美,意大利麵加入百里香炒過,跟黑松露醬汁同吃,味道非常濃惹。相信只要來過這裏的食客,定必對英國菜的印象大大改觀。 Aberdeen Street Social 地址:中環鴨巴甸街35號PMQ元創方JPC地下 電話:2866 0300

專欄:都市日報<味遊嘗樂>, 米其林一星, 飲食地區:中環, 飲食推介:法式

【香港美食推介】都市日報專欄:亞洲最佳女廚料理

(原文連結: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279994) 幾個月前舉行的「亞洲 50 最佳餐廳」頒獎典禮中,香港餐廳TATE Dining Room & Bar的主廚兼老闆Vicky Lau獲評選為 2015年亞洲最佳女廚師,對於這份榮譽,Vicky絕對是實至名歸。Vicky畢業於藍帶廚藝學院,其後於星級餐廳Cépage跟隨名廚Sebastien Lepinoy工作,直至3年前開了屬於自己的餐廳TATE,2年前獲得米芝蓮一星榮譽。她的餐廳只於晚市營業,僅得24個座位,純白色的設計,踏進餐廳感到十分放鬆。菜單分別為6道菜及8道菜,約兩個月換一次菜單,收費由$980起。曾在廣告公司任職設計師的Vicky,亦是她在做菜上的一大優勢,菜式擺盤多了一份女性的美態,看上去簡潔高貴且優雅。對於食材配搭及處理,她多用本地時令食材,當中更夾雜着不少日系元素在內,很有新鮮感。早幾星期才跟從上海來訪的友人到過TATE,上星期我又跟朋友們再來,吃着同一個菜單,我還是十分滿意。 她以五行元素創作出5款精美可口的餐前小吃;平凡的番茄凍湯用上五種番茄及草莓,吃出不同層次的番茄味;慢煮北寄貝甜鮮爽口,配微酸的黑蒜醬汁很清新;香煎鹿兒島和牛甘香豐腴且圓潤,加上甜美的自家製洋葱醬,甚是匹配;連最後的美點雙輝(Petit Fours)也一絲不苟,以日本京都龍安寺的庭園為概念,加入竹炭粉的砂糖墊着,4款不同口味的小點,這是我見過最美及最好吃的Petit Fours。平時跟廚師聊天,了解到他們的工作真的辛苦,每天要在悶熱的廚房,站着工作一整天,晚上11時收工,早上10時又再回來工作,簡直是非人生活,當中亦有很多不為人道的辛酸。能夠在廚房裏捱出頭來的女廚,我是打從心底裏特別敬重的。 TATE Dining Room & Bar 地址:中環伊利近街59號地下 電話:2555 2172

專欄:都市日報〈Metro Kitchen〉, 食譜:法式, 飲食地區:中環

【食譜介紹】香港都市日報Metro Kitchen:大廚教煮 法式家常料理 @Le Port Parfume

(原文連結:http://www.metrohk.com.hk/?cmd=detail&categoryID=11&publishDate=2015-05-27) 平時去高級法國餐廳吃頓飯,總要穿得高貴端莊,感覺拘束得很。筆者愛吃法國餐,對比起高級法餐,還是喜歡到比較親民的法式小酒館(Bistro)用餐,跟大夥兒暢飲聊天,吃窩心的法式家常料理,分外自在舒懷。在香港亦有不少Bistro,位於中環九如坊的Le Port Parfume是最常光顧的一家,餐廳布置極具法式風情,菜式以時令海鮮為主。今次“Metro Kitchen”請來Le Port Parfume 的大廚Kenny,為大家示範三款地道法式家常料理!(示範餐廳: Le Port Parfume / 2824 3018) 法式釀魷魚配燈籠椒汁 爽嫩彈牙的魷魚筒釀入充滿魚香的鱈魚肉,魚肉中混入西班牙辣肉腸,加上甜美的紅燈籠椒汁,吃起來既甜且辣,味道層次十足。 材料 魷魚仔 3隻 西班牙辣肉腸 10克 (切碎) 鱈魚柳 60克 自家製紅燈籠椒汁 40克 新鮮沙律菜 適量 做法 01. 燒一鍋滾水,放入鱈魚柳,煮大約20分鐘。煮好後將鱈魚柳取出,隔水再用廚房紙將其吸至乾身,再將其起骨,將魚肉壓碎。加入少許橄欖油拌勻,加入西班牙辣肉腸粒拌勻。 02. 洗淨魷魚仔,魷魚鬚取出備用。將鱈魚肉逐少釀入魷魚筒,最後用牙籤串起封口。 03. 燒熱平底鑊,下一湯匙橄欖油,用中慢火將魷魚筒煎至兩面金黃。 04. 魷魚筒煎至九成熟,加入魷魚鬚將其炒熟;熄火後將魷魚置於碟上。 05. 用新鮮沙律菜伴碟,並將自家製紅燈籠椒汁均勻地唧在魷魚上,即成。 Chef Kenny貼士 1. 在家做燈籠椒汁,需將紅燈籠椒煮爛,加入適當調味,用攪拌機打至蓉,過程比較複雜。要方便一點,可在大型超級市場購買。 2. 除了鱈魚柳,也可用青衣柳來代替。 香草炒蜆 很多朋友都愛在家做白酒煮蜆,大廚Kenny在炒蜆中加入自家製香草醬,鮮美飽滿的蜆肉蘸上清新的香草醬,鮮味提升百倍。 材料 蜆 600克 蒜蓉 15克 番荽 少許 無鹽牛油… Read More 【食譜介紹】香港都市日報Metro Kitchen:大廚教煮 法式家常料理 @Le Port Parfume

專欄:都市日報<味遊嘗樂>, 飲食地區:中環, 飲食推介:下午茶

【香港美食推介】高水準英式Scone @The Lounge,香港四季酒店

(原文連結:http://www.metrohk.com.hk/?cmd=detail&id=275664) 曾在英國居住了8年的我,對英式下午茶是特別有情意結。儘管仍有很多人喜歡將英式下午茶叫成High Tea,但我依然死守叫她作Afternoon Tea。若你了解英式下午茶文化後,我想你不會想將幾百元一份高級下午茶叫作High Tea,因為真的一點也不High。這些年來很多報紙雜誌也有詳細解說兩者的區別,我亦不在此重複,有興趣的話可上網搜尋一下,是有大量記載的。 身邊很多朋友因愛吃Scone(司康餅)而去吃英式三層下午茶,最常收到的問題就是「香港哪裏有好吃的Scone」。我會推介香港四季酒店The Lounge的Scone及下午茶。四季酒店的糕餅主廚Ringo入行逾廿載,曾於麗晶酒店(即現在的洲際酒店)及文華東方酒店工作,曾經獲邀於香港回歸晚宴及千禧年晚會負責糕餅部分的設計,他的做餅經驗相當豐富,The Lounge的糕餅亦是由他主理。這裏的Scone極有我在英國吃到的風味,相當正宗。一個稱職的Scone,質地應介乎蛋糕及麵包之間,鬆軟得來有質感,中間部分有點濕潤,而Scone在烤焗過程中,中間位置在升起時會有少許爆開的花紋,就像一個笑臉,吃的時候會滲出陣陣奶香,這裏的Scone就是這樣。 至於下午茶層架上的糕點,三文治部分夠多樣化,甜點每隔幾個月換一次,糕點在食材上的配搭出色,味道亦非常不俗。每逢大時大節,如剛過去的復活節及聖誕節,The Lounge除了供應三層下午茶外,餐廳中間會放一張甜品桌,上面擺滿林林總總的甜品,賣相及食味絕對有驚喜,是滿足甜胃的好時候。 The Lounge 地址:中環金融街8號香港四季酒店大堂 電話:3196 8820

米其林二星, 飲食地區:中環, 飲食推介:西式

【香港美食推介】美如畫的吃 @文華扒房,香港文華東方酒店

一月份的時候,朋友從上海來港,他早說好要吃多間城中有名的餐廳,結果那幾天,我真的捨命陪他吃吃喝喝,吃到肚子差點要裂開。其中一家來到他點名要去的文華扒房,說起這家餐廳,有誰會不喜歡。這裡有星級總廚Uwe坐陣,他的創作予人無限驚喜。坦白說,他做出來的美食,每一道都是藝術品。 這天一行三人午間時份來文華扒房,坐在我們旁邊的都是白領,我們看上來真的很悠閒,看餐牌也看了差不多20分鐘,人家在吃頭盤,我們還在看要吃什麼。真的,有時候是需要這樣的放鬆,否則做人好辛苦。邊看餐牌,侍者送來滿滿的麵包籃。我本身不是麵包控,但也真的喜歡這裡的麵包盤,海鹽卷真的是必吃的,把海鹽卷用手撕開兩半發出清脆的聲音,還沒吃就知麵包夠酥又夠牛油香而且鬆化。 大家各自點了喜歡的頭盤及主菜,甜品沒有即時決定,事關每次前來用餐,吃兩道菜也就飽得吃不下甜品。記得那天天氣頗冷,很想喝熱湯,點一份Consomme。看到侍者奉上我的湯,又有驚喜了。侍者放下一個大碗,裡面是一個「什菌園」,清湯以茶壺分開上,是蘑菇湯的變奏。拍好下面的照片,侍者為我將湯慢慢注進大碗中,喝時將所有材料拌均,成了清甜鮮美的什菌清湯。 另一道在這裡必點的頭盤,非TREE莫屬。這道以樹的主題的美食,餐碟是一個畫架,畫架上真的塗上一棵樹的畫作,未吃已看呆了!白色的樹葉部份及樹桿的部份是什菌打成的液體的汁醬,跟火腿片、法國雞油菌及黑松露同吃,味道簡單卻富層次。 再來同樣是必點的FLOWER POT,中文就是花盤,賣相也就是一盤花。簡單點說,這是一道沙律,插「花」的泥土是用羅馬生菜、火箭菜跟椰奶打成的菜蓉,味道一點草青味也沒有。吃之前侍者會先在花盤上澆水,那些「水」則是用伯爵茶製成的,味道清新亮麗。花,即是不同的菜蔬,全都是有機種植的,爽甜可口。這道菜,好看又好吃。 主菜我點的是BACON & EGG,看名字會聯想起早餐。這道菜特別之處,在於侍者會在席前烹調。侍者會在已預熱的鐵板上,即場煎鴨蛋,再將陳化18月的西班牙豬腩放在鐵板煎熱,最後倒入香草醬,再刨些黑松露,我想這是最矜貴的「早餐」吧!鴨蛋的味道比雞蛋來得更濃,豬腩肥瘦比例好,肉味不算豐厚,但切少許豬腩肉蘸點蛋汁,味道變得豐富得難以形容。 再來朋友的主食是牛肉,特別之處是在於牛肉後面的粉卷,做得像極我們平常會吃的腸粉,就是這道菜,廚師說的香港元素。西冷油潤肉味濃郁,粉卷味較淡,吃時最好蘸點肉汁加點黑松露提香。 也是朋友的主菜,是素菜,我想應該是大廚Uwe在餐牌中最簡單的創作。烤熟最時令的蔬菜及菇菌,再有南瓜蓉及薯蓉伴碟,吃出蔬菜的不同質感。 好了~吃到這裡,真心飽到吃不下,甜品沒有點,看著Petit Fours也吃不下,好誇張,但因為真的每道菜都好吃,把全部吃清光,而且份量也不少,下次再來應該要點少一份主菜,那麼就可吃得下甜品。 文華扒房 地址:中環干諾道中5號香港文華東方酒店 M 層 電話:2825 4004        

專欄:都市日報<味遊嘗樂>, 飲食地區:中環, 飲食推介:飲酒傾計

【香港美食推介】中環抵食午餐 @RISI e BISI

(原文連結:http://www.metrohk.com.hk/?cmd=detail&id=268480) 最近得知在九如坊這條小街上的意大利小酒館RISI e BISI,新推出了多款午市套餐,三道菜只收$105,兩道菜$90。以這個價錢,食物分量又不少,質素不錯,抵食程度爆燈! 這天趁着要去附近工作,特別走來九如坊,店子小小的RISI e BISI,裝修是自然樸實的威尼斯風情,試過晚上跟朋友來喝兩杯,點些佐酒小吃,氛圍甚佳。中午時份前來,坐在館子裏,別有一番風味。午市套餐的食物選擇也不少,頭盤主菜各有3款選擇,甜品亦有兩款,以小小的館子來說,這個Lunch Menu真算不錯。頭盤選擇有湯、沙律及焗芝士茄子或炸芝士,這天我跟朋友選了忌廉雞湯及焗芝士茄子,前者不過不失,後者的厚切茄子外脆內香軟,配上微溶的Mozzarella芝士,味道更豐富。主菜選擇有店家手製意大利麵、意大利飯及肉類菜式,午餐要吃得飽肚一點,點了一份澳洲和牛意大利麵及吉列豬柳。意大利麵的手造感很強,口感煙韌有勁,而且吃出蛋香,番茄醬汁配厚切和牛粒,肉腍煮得夠入味。 吉列豬柳炸得夠乾身,既鬆化又可口,豬柳夠Juicy沒有出現過乾的情況。 吃罷兩道菜,已經非常飽足,但吃甜品又是另一個胃,其中一個套餐要了份甜品,麵包布丁最吸引。布丁的分量不算大,二人分吃剛剛好。難得在中環找到一家抵食午餐,店內的吧枱座位,無論一人或二人前來也適合,還可看到對面的綠油油的園景,這個午餐吃得分外Relax! RISI e BISI 地址:中環九如坊12號 電話:2824 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