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 旅遊:馬來西亞

檳城美食・拿督私房菜

這次在檳城,很難得可以一嚐鼎鼎大名的拿督私房菜,這是一餐由當地拿督陳楚軒親自下廚的一餐,實在很難得,真心感謝食家Agnes Chee的安排,才能訂到這一桌。拿督平日貴人事忙,也不是每天都在店裡,他下廚純粹為興趣,亦不是為了賺大錢才做菜,看到店裡貼滿他下廚及去捕魚的照片,已可知道他是有多熱愛美食及下廚。在他的廚房裡,拿督只得一個助手,當晚所有菜都是拿督埋爐親手烹煮,道道大菜,真厲害。 咖哩蝦 – 這是全晚最喜歡的菜,想知有多好吃?就是連平時常跟我一起吃飯的友人也忍不住說:「明明你對咖哩平常沒有多大興趣,但現在你卻不停追吃。」無錯,只有真正好吃和喜愛才會這樣。 三蔥炒石班 – 石班本身優質不用多說,以洋蔥、青蔥及乾蔥,再加了豬油爆炒,特別香,特別好吃。 乾鮑海參包肉,釀在海參裡的肉餡加了腰果、夏威夷果仁,有口感之柋,在味道上完全沒有違和感,是犀害的構思。 人參雞豬肚魚鰾湯,單看菜名已知有幾多材料在這湯裡,其實還有雲芝在內,足料程度爆燈。這麼多材料來煮一鍋湯,湯頭是難得的清徹,味道清甜可口。魚鰾吃得出是上等貨,也發泡得極佳,口感完美,實在難忘。 Google 地標:https://goo.gl/maps/KDBi9nCKkAY7SZFy9

旅遊, 旅遊:馬來西亞

檳城美食・地道娘惹菜

來到馬來西亞當然不可不吃娘惹菜,這次留在檳城市內時間不多,由地膽朋友帶來一家叫Perut Rumah吃一餐娘惹菜。原來這家餐廳在檳城也頗有名氣,吃完整餐飯之後,就覺得是非同凡響。提醒一下,來這裡用餐,最好預約訂位,否則撲空機會是蠻高的。 這次來檳城最開心的就是有在地朋友負責點餐,吃的全部都由他來打點,完全不用煩惱吃什麼。 娘惹小金杯,純粹因為喜歡吃沙葛,也是第一個認識娘惹菜的小吃,所以點來過一下口癮。 魷魚香菇炒沙葛,是一道具檳城風味的熱沙拉。本來愛吃沙葛的我,當然會十分喜歡這道菜,加上魷魚的咸鮮,與清甜的沙葛非常匹配,甚至有提味的作用。用生菜再加點參巴醬包著來吃,甜、辣、鮮,融匯在一起,非常惹味! 香草飯,基本上就是用香草、香料做配料的撈飯。喜歡吃香草的,一定會很喜歡。 咸菜鴨湯,很潮州的一道湯品。煮完湯的鴨腿肉質依然保持得很好,肉嫩可口,湯頭清麗,帶半點咸香,好喝。 娘惹燜豬肉,看這菜的賣相有點像廣東的薯仔炆豬肉/肉排,而且吃起來也很像,但這道菜多了一種香料的味道,吃人吃起來覺得更禾味。雖然沒有華麗賣相,有的卻是家常的味道,是當晚最喜歡的一道菜,實在太好下飯! 亞參魚,基本上也是來到檳城不可不點的一道菜。當晚吃的是鯧魚,酸辣咸香,又是難得的好吃。 Google 地標:https://goo.gl/maps/8u66UaoD4euBfuEQ7

旅遊, 旅遊:馬來西亞

檳城美食・街頭小食推薦(下)

承上一篇,今次還是會繼續介紹一些檳城的小吃的。這次我們在市中心的G Hotel Kelawai住了兩個晚上,從這家酒店步行大約十分鐘,有一家美食中心叫美園餐室,裡面有不少小食檔,而且都非常旺場,很多當地人都會這裡開餐的,看到這個場面已知道絕對是信心保證。 甫踏進門口先被一家賣沙嗲的吸引著,是用炭火直燒的緣故,所以周圍都是炭香,很難不被吸引。 我們選了雞和牛,肉夠優質,燒得真的很香,沙嗲汁亦很對味。同一檔賣沙嗲的,也有賣峇拉煎炸雞及炸雞皮,雞皮香又脆,炸雞滲出少許蝦膏的香味,肉嫩多汁,超級喜歡! 另一檔也很吸引的是蠔煎,檔主堅持逐份煎炒。 蠔仔漲卜卜,飽滿鮮甜,口感介乎在台式及潮式之間,我覺得這種口感及味道比台灣及潮州的煎蠔餅更美味! 最後一間,賣一種叫鮮魚的小吃。據知檳城人叫「鮮魚」(Pasembur) 的小食,原本是印度人的其中一種沙律。以前的華裔小販將印度人的Pasembur改成馬來版,因為他們有加了新鮮的魷魚在裡面,所以就把它叫作「鮮魚」,但裡面其實一點魚的成份都沒有。 「鮮魚」的醬汁用玉蜀黍粉、蝦膏、甜辣醬等調成,跟青瓜絲及沙葛絲等同吃,味道清爽惹味,是頗特別的。 還有一家是賣芋頭糕,跟廣東式很不同,粉多芋頭少,沒有臘味,吃到的是一團有芋頭香的粉,我還是比較喜歡廣東式的芋頭糕。 Google地標:https://goo.gl/maps/cSg3vtPVdiMeEkbT9

旅遊, 旅遊:馬來西亞

檳城美食・街頭小食推薦(上)

到檳城旅遊,要數其中最要吃的就是檳城的特色小吃,建議找個晚上去「掃街」當晚餐。這一晚我們去了好幾家小吃,每一家都有特色,所有吃的都太讚。 在吃的同時,也吃出了檳城人對他們的特色小吃的堅持和用心。聽地膽朋友說,這些小吃路邊攤,都是一代傳一代的,當中有些更是經營了好幾代。有些二代就算已經五十幾歲,還是每晚在煮,好像有一家只賣炒粿條的,也許就是他們的三代在炒功上未成氣候,又或是三代根本不想繼承,所以就算炒到幾十歲,還是每晚開檔炒。聽到這裡,我們都在說:「這樣下去,這些小吃很有可能會成絕響!」 話說回頭,還是介紹一下當晚吃了什麼吧!第一家去吃的是炒粿條,這位老闆娘就算有幾多訂單都好,她還是每一碟去炒,不會吧幾碟粿條一起炒。這就是之前我說到檳城人的堅持,也許只能在這裡才找到這樣的堅持。 這一碟炒粿條,端來的時候香氣四溢,吃一下每一口都是鑊氣,難得的是醬油是平均落在每一條粿條上,真的厲害。 Google 地標:https://goo.gl/maps/mLEqrkDznEYximiR8 之後去了三條路那邊的雲吞麵,馬拉的雲吞麵跟廣東的不同。 這裡沒有放湯,用加了豬油的黑醬油去撈麵,醬油緊緊的掛在每條麵條上,油潤豐腴,十分美味。這個麵是真的到現在還在掛念,想要再吃的其中一款小吃。至於雲吞,餡料都是豬肉,味道一般而已,我還是喜歡吃廣東雲吞吧! Google 地標:https://goo.gl/maps/KeMPTJFJY7BczcNT8 三條路的雲吞麵旁邊,還有一家賣福建麵的,如果你沒有時間去橋頭或之前我有寫過的一家,也不妨在這裡吃一碗,味道也相當不錯的。 最後,回到汕頭街,這裡是檳城其中一條很有名的小吃街。我們這次為了吃鴨肉粿汁而來。 粿汁,就是在粿條上淋上深啡色的鹵汁,再配上不同的鹵味來吃的,這其實是潮汕小吃,但因為早期有很多潮州人移居檳城,所以粿汁也慢慢變成為檳城其中一款地道小吃。 這家的粿條晶瑩剔透,口感彈牙,鹵汁濃香細膩,配料的鴨肉、豬紅、鹵蛋、大腸,也鹵得相當優質。好吃程度是,我和朋友一起分吃,大家都沒有說話,不用三兩下就把這碗吃光,那麼你們想像到有多好吃嗎? Google 地標:https://goo.gl/maps/6LsfnX3dvy7gBXk79 當晚我們還有吃到其他的小吃,下一篇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