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 旅遊:馬來西亞

檳城美食・拿督私房菜

這次在檳城,很難得可以一嚐鼎鼎大名的拿督私房菜,這是一餐由當地拿督陳楚軒親自下廚的一餐,實在很難得,真心感謝食家Agnes Chee的安排,才能訂到這一桌。拿督平日貴人事忙,也不是每天都在店裡,他下廚純粹為興趣,亦不是為了賺大錢才做菜,看到店裡貼滿他下廚及去捕魚的照片,已可知道他是有多熱愛美食及下廚。在他的廚房裡,拿督只得一個助手,當晚所有菜都是拿督埋爐親手烹煮,道道大菜,真厲害。 咖哩蝦 – 這是全晚最喜歡的菜,想知有多好吃?就是連平時常跟我一起吃飯的友人也忍不住說:「明明你對咖哩平常沒有多大興趣,但現在你卻不停追吃。」無錯,只有真正好吃和喜愛才會這樣。 三蔥炒石班 – 石班本身優質不用多說,以洋蔥、青蔥及乾蔥,再加了豬油爆炒,特別香,特別好吃。 乾鮑海參包肉,釀在海參裡的肉餡加了腰果、夏威夷果仁,有口感之柋,在味道上完全沒有違和感,是犀害的構思。 人參雞豬肚魚鰾湯,單看菜名已知有幾多材料在這湯裡,其實還有雲芝在內,足料程度爆燈。這麼多材料來煮一鍋湯,湯頭是難得的清徹,味道清甜可口。魚鰾吃得出是上等貨,也發泡得極佳,口感完美,實在難忘。 Google 地標:https://goo.gl/maps/KDBi9nCKkAY7SZFy9

旅遊, 旅遊:馬來西亞

檳城美食・街頭小食推薦(上)

到檳城旅遊,要數其中最要吃的就是檳城的特色小吃,建議找個晚上去「掃街」當晚餐。這一晚我們去了好幾家小吃,每一家都有特色,所有吃的都太讚。 在吃的同時,也吃出了檳城人對他們的特色小吃的堅持和用心。聽地膽朋友說,這些小吃路邊攤,都是一代傳一代的,當中有些更是經營了好幾代。有些二代就算已經五十幾歲,還是每晚在煮,好像有一家只賣炒粿條的,也許就是他們的三代在炒功上未成氣候,又或是三代根本不想繼承,所以就算炒到幾十歲,還是每晚開檔炒。聽到這裡,我們都在說:「這樣下去,這些小吃很有可能會成絕響!」 話說回頭,還是介紹一下當晚吃了什麼吧!第一家去吃的是炒粿條,這位老闆娘就算有幾多訂單都好,她還是每一碟去炒,不會吧幾碟粿條一起炒。這就是之前我說到檳城人的堅持,也許只能在這裡才找到這樣的堅持。 這一碟炒粿條,端來的時候香氣四溢,吃一下每一口都是鑊氣,難得的是醬油是平均落在每一條粿條上,真的厲害。 Google 地標:https://goo.gl/maps/mLEqrkDznEYximiR8 之後去了三條路那邊的雲吞麵,馬拉的雲吞麵跟廣東的不同。 這裡沒有放湯,用加了豬油的黑醬油去撈麵,醬油緊緊的掛在每條麵條上,油潤豐腴,十分美味。這個麵是真的到現在還在掛念,想要再吃的其中一款小吃。至於雲吞,餡料都是豬肉,味道一般而已,我還是喜歡吃廣東雲吞吧! Google 地標:https://goo.gl/maps/KeMPTJFJY7BczcNT8 三條路的雲吞麵旁邊,還有一家賣福建麵的,如果你沒有時間去橋頭或之前我有寫過的一家,也不妨在這裡吃一碗,味道也相當不錯的。 最後,回到汕頭街,這裡是檳城其中一條很有名的小吃街。我們這次為了吃鴨肉粿汁而來。 粿汁,就是在粿條上淋上深啡色的鹵汁,再配上不同的鹵味來吃的,這其實是潮汕小吃,但因為早期有很多潮州人移居檳城,所以粿汁也慢慢變成為檳城其中一款地道小吃。 這家的粿條晶瑩剔透,口感彈牙,鹵汁濃香細膩,配料的鴨肉、豬紅、鹵蛋、大腸,也鹵得相當優質。好吃程度是,我和朋友一起分吃,大家都沒有說話,不用三兩下就把這碗吃光,那麼你們想像到有多好吃嗎? Google 地標:https://goo.gl/maps/6LsfnX3dvy7gBXk79 當晚我們還有吃到其他的小吃,下一篇再續。

旅遊, 旅遊:馬來西亞

檳城美食・早餐三味 [鴨肉河粉,福建蝦麵,豬腸粉]

在檳城的第四天,地膽朋友帶我們去吃早餐,他一早已提醒我們千萬不要在酒店吃早餐,必定要空著肚子跟他出去,結果那天早上,在短短三兩小時便吃了三餐,包括鴨肉河粉、福建蝦麵、腸粉。 第一站來到台牛后113,是檳城本地人會去吃的早餐,雖然店子名稱叫台牛后,但跟台灣及牛肉一點關係也沒有,這裡吃的是鴨肉河粉。 這碗鴨肉河粉,店員端過來是已聞到陣陣香氣,先呷一口湯,湯頭清麗可口,原因是那一末豬油,鴨肉甘香優質,幼細的河粉滑溜非常,充滿米香。除了河粉,檳城早餐又怎可缺了一杯咖啡?這裡的咖啡,熱的比冰的更香濃。 Google Map地標:https://goo.gl/maps/gH2Vxt4Zp3jVwZVS8 第二站,吃福建蝦麵。朋友原本想帶我們去一家叫橋頭的店,據說在當地很有名,但可惜遇上星期一例休。最後他帶我們去另一家,看起來是更Local的小店,同樣是當地人很喜歡去的。 這口蝦湯真係濃到不得了,鮮味在咀裡爆發,油麵加米粉比例完美,再加埋參巴辣醬,又辣又鮮。我們笑說:「那些在香港喝到的海鮮濃湯、蝦湯,真的要行埋一邊。」 另,賣蝦麵旁邊有檔賣燒肉的,我們這些為食的人,又起去買了一份,燒肉皮脆肉嫰又夠香,加落蝦麵一起吃,很配,也令燒肉更好吃。 Google Map 地標:https://goo.gl/maps/HmVcL5WZ8pSKppK2A 最後一站,腸粉,馬拉人喜歡叫豬腸粉。來到小蓮萊茶室旁邊的街邊檔。 這裡的豬腸粉跟我們的不一樣,他們先將腸粉捲開,再將粉皮推在一起,像潮州式的皺皮腸粉。這裡的腸粉,蘸醬除了甜辣醬,還有蝦膏。蘸蝦膏吃,那咸鮮的味道配腸粉真的很難忘,這獨特的吃法相信只有馬拉才有,這口美味到現在我在寫文章也在記掛著。腸粉質地跟廣東式有異,質感沒那麼細滑,但口感卻比較煙韌,米香也是不俗的,口感上我比較喜歡這裡的。 Google Map 地標:https://goo.gl/maps/wWs9NEM4zYDTtTt18